公司新聞
威海市的發展歷程及背景分析
威海市位于山東半島南端,北、東、南三面瀕臨黃海,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,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。海洋創造威海極其宜居的環境,提供了豐富的資源,便利的海洋交通,使威海形成海陸統籌并進的發展模式,藍色經濟已經成為威海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1984年,威海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。
1987年6月15日,國務院正式批準威海升格為地級市。
2014年,首個國家淺海海上綜合試驗場落戶威海市褚島北部海域。
2015年,威海成為中韓自貿區先行示范城市。威海市成為全國首個“中國休閑漁業之都”。
2017年,威海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,通過依托一帶一路發展藍色經濟。
我們也注意到威海又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及地理優勢,同時也收到中央的重視,大力發展威海周圍及經濟圈,這將輻射到整個北部海域,同時經常往來的商業也非常頻繁,特別是在漁業方面,這是具有獨特的優勢,具有多個漁港,同時旅游風景也成為了發展重點方向!
威海成就展中主要的體現在哪些方面呢?
創新發展為“十三五”五大發展理念之首,是發展的基點,有著統領發展全局的意義。
威海大力實施“科教興威”“人才強市”等戰略,持續開展自主創新年活動,圍繞創新型城市建設,走出一條符合實際、有威海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。全市現有有效發明專利2134件,累計獲國家科技獎30項;建有國家級高新區1家,省級高新區、農高區各1家;先后獲批現代醫藥、先進復合材料、海洋生物及制品等3個省級創新型產業集群。
關于威海30周年成就展設計方向及理念?
在設計中,查閱研究威海當地的資料,根據本地的海洋文化特色,提取海洋,浪花,帆船,幸福門等元素,將其融入到展館設計中進行組合演繹,使得整個設計豐富而特色鮮明。威海三面臨海,海洋資源豐富,海運交通便利。設計中提取藍色元素,代表海洋文化、海洋經濟,從而突出威海海洋文化、海洋經濟的發展方向。
主要設計方向有哪些方向呢?
以“開放、創新、共享”為展示主題,立足于威海“藍色休閑之都,世界宜居城市”特色,緊緊抓住威海立市30年取得斐然建設成就,依托“藍色經濟”優勢與機遇,通過運用大量的海洋元素對主題的演繹,為觀眾還原和營造一個威海發展成就藍圖。